抗癌藥物機轉突破發現 臺大研究登科學期刊

抗癌藥物機轉突破發現 臺大研究登科學期刊

臺大醫學院詹迺立副教授研究團隊在抗癌藥物與人類DNA拓樸酶的交互作用機制研究有重大突破,這項研究成果不僅可以提升新型抗癌藥物有效導致癌細胞死亡的療效之外,也能夠降低藥物治療癌症所產生的副作用問題。

一般癌症病友罹癌之後最擔心化療藥物副作用和復發抗藥性的問題,臺大醫學院詹迺立副教授研究團隊運用X-光晶體結構解析技術,探討抗癌藥物etoposide與人類DNA拓樸酶的交互作用,除了瞭解抗癌藥物殺死癌細胞的機制,可應用於研發新型抗癌藥物的療效之外,還能夠降低藥物治療癌症所產生的副作用問題。

臺大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研究所副教授詹迺立表示,人體DNA是單鏈雙螺旋結構互相纏繞,由拓樸酶來調控讓DNA纏繞或分離,才可以使DNA功能順利進行,只是癌細胞因為分裂非常快速,為了支持癌細胞快速生長,癌細胞中就有很多DNA拓樸酶,於是抗癌藥物便是藉由與第二型拓樸酶作用,把它固定在切割複合體狀態,造成DNA雙鏈斷裂和遺傳物質嚴重損壞,無法再接合回去,進而導致癌細胞死亡。

但是由於抗癌藥物在這種機制下,也會使得人體正常細胞的DNA斷裂,形成副作用,甚至更會造成抗藥性,詹迺立副教授進一步指出,人類細胞擁有α和β兩種第二型拓樸酶亞型,如果發生胺基酸突變,就會讓藥物與酵素的交互作用減弱,產生抗藥性。另外,他也強調,α亞型會在快速分裂的癌細胞大量表現,倘若要是能夠研發出較容易跟α亞型結合,而不會和β亞型結合的抗癌藥物,就可以降低藥物的副作用,提升用藥安全。

這項由臺大多位年輕學者在醫學重大突破的研究成果,已經刊載在最新一期的《Science》國際期刊,將對未來新型抗癌藥物的研發產生幫助。

圖:臺大抗癌藥物機轉突破發現,研究成果登上《Science》國際期刊。